福田大師的創意不僅是在圖地反轉,還包含超現實、不同物件結合、空間錯視、視覺捲曲、連環漫畫、圖形的錯置和融合……等,由於高中時曾經沉浸於漫畫的創作,造就了他往後作品風格的簡潔性(早年日本漫畫不像現代使用網點、網紋來製造明暗與材質),而主題總是關注在人類日常的事物與現象,伴隨人性關懷與價值觀之故,因此得以跨越年齡、語言、種族的限制,突破時代洪流成為經典。

題外話-福田的哭泣
這件雕塑作品是福田繁雄在2004年的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期間特別豎立的,地點位在東港區漁會大樓正對面之東港溪旁,這是他第一件設置在海外的立體作品,十分難能可貴。正面是個「鮪」字,側面是條鮪魚,斜看則有層層的魚群。 圖三是友人在2008年五月到此處一遊所拍下的照片,回想當年迎接國際大師來台,大力推動地方產業視覺形象的風光榮景,時至今日放眼望去卻只剩下垃圾與雜草陪伴這條設計老頑童的黑鮪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