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形式的悖論-醜。極醜陋的女人,在電影海報中幾近絕跡。即使醜陋足以作為反襯或消抵美麗的一種力量,然而在電影宣傳策略中依然不受青睞。這是淺而易懂的審美心理。是以,電影中的女性,即便是科幻片中,化身《Tobor the Great,1954》手無寸鐵、等待被救贖的柔弱形象;或是《Attack of the 50 ft.Woman,1958》片中的女巨人,無論柔弱或強健,螢幕形象皆是美麗絕倫的。
然而,《The Wasp Woman,1959》(右上圖)打破了百年電影史上「女性美」的法則。圖像中女性人面黃蜂身軀,這個女性版的司芬克斯像,一躍站上了怪物的角色。以往怪物只有雄性的金剛、狼人或無性的生物異種擔綱,以陽性來表述怪物所引來的不悅與噁心,似乎不會招致非議,實則這正是商業訴求。以女性表述醜陋怪物,挑戰這份向來以陽性扮演的絕對權威,該片將美醜與性別易位,是電影罕見的語言格式,尤其在女性美與票房收益的公式關係中,使該片愈顯稀有且不尋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